仿真系统前学员屏息凝视屏幕上虚拟巷道认真操作,自救器盲戴区参训者干脆利落完成自救器穿戴,经验交流席各单位积极交流分享培训工作经验……8月8日,在袁店一矿召开的淮北矿业集团2025年党管培训工作现场推进会内容丰富、亮点纷呈,为持续推动党管培训工作上台阶奠定扎实基础。
从“书本学习”到“虚拟实战”
“轻轻推动操纵杆,屏幕里掘锚护一体机截割头精准钻进虚拟岩层。这感觉和井下真机操作没两样!”在袁店一矿综合实操培训基地内,一名职工正在操作仿真实操系统,语气里满是赞叹。
这台由集团自主研发的黑科技成了当天最吸睛的“明星”。连接的显示屏上,23类井下复杂工况轮番上演,倾斜巷道重载爬坡、突水点应急处置、设备过载保护等场景一应俱全。
近年来,集团积极探索培训数字化转型,“聚能党建云展馆系统”“单轨吊管理使用VR仿真培训系统”“煤化工岗位作业流程标准化培训系统”等项目陆续建成投用。掘锚护一体机、立体提升机等仿真培训系统的使用,不仅打破了大型装备现场培训的空间限制,解决了特殊生产设备不敢练、不能练的问题,还节约了培训成本、降低了安全风险。
从“现实环境”到“虚拟场景”,从“书本学”到“亲手练”,让学习体验感更强,集团把“地面实训基地”打造成“井下练兵场”,让职工身临其境长知识、增本领、提技能。
从“课堂灌输”到“实操砺技”
“检查机车夹紧压力是否在运行位置,经检查,夹紧压力球阀在运行位置。”在袁店一矿单轨吊标准化实训基地内,一名职工正给观摩人员讲解机车操作要点。60米长的轨道上,柴油单轨吊机车缓缓驶过模拟断层,参训学员专注练习着“重载爬坡”操作。
“去年在安徽省技能大赛上拿团体第一,全靠在这基地里‘泡’出来的手感。”该职工指着机车旁拆解的零部件说,齿轮与液压管路的联动一目了然,“过去学维修,得等设备坏了才敢拆。现在这套教学器材可以反复拆装,连新来的学员都敢上手试练。”
为提高培训针对性与实用性,集团还将矿(厂)长、系统分管副职、工匠、高级技师等纳入培训师资队伍,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技能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在全国煤炭行业率先完成了采煤、掘进、通防、地测防治水、机电、运输、安全等7个专业的员工系列通用教材的编写,为高质量抓好煤矿员工培训教育工作奠定基础。
一年多来,集团新培养技能人才1948人,49名职工在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奖,其中集团工匠黄朋朋以第一名的成绩斩获全国煤炭行业煤质化验工技能竞赛特等奖,袁店二矿华鑫珺等3人获全煤行业一等奖,2人获评“煤炭行业技术能手”。
从“被动教学”到“主动强安”
“预备开始!”随着裁判一声令下,8名职工同时蒙上双眼,自救器的卡扣声、急促的呼气声在训练场上交织。当秒表跳到22秒时,演示人员相继举手示意完成穿戴,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多1秒就会多一分危险,从最初的50秒到现在的22秒,我们练的不是速度,更是保命的本事。”参与演示的职工深有感触地说。
守住培训底线,关键要守好职工生命线。去年以来,集团将自救器30秒盲戴、心脏复苏、伤者止血包扎安全转移、熟悉井下逃生避灾路线等纳入培训重点内容,确保人人学、人人会、人人过关。
为促进职工“喜培乐训”,集团在芦岭矿试点研发了淮矿培训有奖答题机。职工通过触屏参与答题,答对8道题就能成为当日安全培训幸运星,免费获得1瓶饮料,每天都吸引不少人参与。“培训工作不仅不是负担,更是练队伍、出人才、增效益的‘聚宝盆’。”这是现场推进会结束后大家达成的共识。
此次现场推进会虽已落幕,但党管培训的淬火之旅正在百里矿区持续延伸,VR系统仿真设备全面实景实操、“流动课堂”把课堂搬到生产现场、工匠大师工作室聚力课题攻关解难题,一个个培训工作“亮点”在矿区蔓延开来,成为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硬核力量”。
(审核:陈运宝 责编:王宏杰)